睿德践行、智虑思远、实事求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传承红色精神 造福地方百姓

传承红色精神 造福地方百姓

传承红色精神 造福地方百姓

  传承红色精神 造福地方百姓

  ——假日湾红色教育基地红日楼广场解说词

  一:门口

  1.序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早上好/下午好! 欢迎来到假日湾庄园。

  红色照耀中国。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由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红色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我们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张敬就是在红色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张敬的大爷张天禄、爷爷张天爵、舅舅吴林,都曾组织和领导、参与了解放罗平和富源的战斗,为国家的解放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我们董事长张敬先生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初心,不忘使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抱着传承历史,回报社会、并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的担当精神,通过收集、整理近代历史老照片、文物资料,建成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假日湾红色教育基地红日楼广场。

  这个广场于2017年8月开始建设,2017年9月建设完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68周年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举行了毛主席塑像的揭幕仪式。

  2.毛主席雕像

 

 

 我们广场正中矗立着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的铜像。这座铜像呢高8341毫米。寓意为毛主席1893年出生,1976年逝世,享年83岁。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到1976年,领导了我们革命41年。

  毛主席铜像的两侧,是两根华表,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寓意中华名族像巨龙一样腾飞。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3.两侧浮雕

  两侧的墙上,是两块巨型浮雕。

 

 

  在大家的右侧的浮雕,反映的是红军长征过曲靖的情况。1935年和1936年,红一和红二方面军两次经过曲靖,经过了若干战斗,比如在沾益、马龙、宣威和会泽有很多战役。在曲靖的西山关下村的战斗,红军缴获了敌军的军用地图和云南白药,对后来的行程意义重大,1935年4月27日,中央红军在西山三元宫召开重要会议,做出了“抢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战略决议。三元宫现在是曲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现了当时会议的场景。1935年4月,红军成功读过金沙江北上,实现了战略转移,为后来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保存了实力。

  红军在曲靖停留时间约30天左右,行程2000余华里。红军长征在曲靖期间,攻城夺池,开仓放粮,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曲靖的各族青年踊跃参军。比如,我们曲靖的会泽县,有个扩红遗址,就是对当年曲靖各族青年参军的纪念,扩充了红军的势力。

  大家左侧的浮雕主体是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敌后抗日战争、1937年9月在山西大同的平型关大捷、1940年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画面。(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1945年9月9日9时,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大家可以走近看一下

 

  二、红日楼大厅

 

 

  我们现在来到了红日楼的大厅,大厅的中央正面是毛主席的红木塑像。左侧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塑像,周边陈列的是建国以来伟人、英雄、楷模各种形态的塑像。

  在大厅的两侧分别挂着两幅巨幅油画。大家的右侧是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描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画的中央是毛主席,后面站着的分别是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两位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全画主要人物共计11人。

  大家左侧的是邓小平画像,这幅画的原画是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北、荔枝公园东南口的巨型室外宣传画,始建于1992年6月28日,是深圳标志之一,深圳的著名旅游景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南巡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画面的背景反映的是深圳自改革开发之后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深圳,邓小平的画像前已成为近年来海内外游客缅怀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最佳去处。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大约有百万以上游人来此与这位世纪伟人“合影留念”。

  两张巨幅画像下面,分别有两张原始珍贵的照片,大家的左侧是1955年授予的十大元帅的照片。右侧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军队的照片。

  大家可以看一下。

  三、红色图片展馆

 

 

  这是我们的红色记忆展厅,展厅主要分四个部分,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国军队的发展历史、中国现代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略。同时配有大量珍贵、少见的历史图片、照片资料。

  党的发展历史,记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国共合作、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带领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也记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路五代国家领导人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智慧和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延伸。

  现代史上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取得的巨大成绩成就。包括香港澳门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些激动、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切身感受祖国的发展强大。毛主席领导我们站起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富起来,香港澳门回归和国家地位的提升,反映了国家强起来。

  军队的发展历史,记录了自1927年南昌起义,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方略,反映的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国家建设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国际社会地位中所取得的成绩。

  展厅中的老照片、历史图片,大多是反映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的一些历史。其中不乏大量文革期间的历史照片,让我们更能感受到现在和平稳定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四、红色图书展馆

 

 

  这间展厅里面展示的是历史革命书籍、图册。包括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地方文献,五六十年代的老书、红书等。这些珍贵的书籍能深刻反映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现状和社会的思想。

  五、大厅走廊

  大家看到我们走廊的上方挂了一些地图,这些地图内容分别是红军武装起义、反围剿、长征、淮海、抗日战争的军事地图。以及农业学大寨、曲靖会泽、陆良的历史地图。

 

 

  大家看到地图的下面,陈列着我国建国后的十大元帅的塑像。

  下面展柜里面陈列的实物呢,是我们张敬董事长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版本印有毛主席的笔筒、水杯、纪念品,以及大量珍贵、平时少见的毛主席塑像,以及各个时期毛主席的照片。此外呢,也有印有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历史实物。很多长辈年代的人,估计见过其中一些,这些珍贵的历史实物,带我们再次走进历史,重温过去的岁月。

  远处最大的一副地图是反映农业学大寨的形式图。大寨是山西省 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 小山村。 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其中也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大家看到

 

  六、vn7766威尼斯展厅

  vn7766威尼斯展厅展示的是企业从成立到发展、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发展、跨区域发展、从企业发展到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

  1.右一的墙上是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张敬的个人简介以及他经营企业、忆苦思甜、参与社会公益的情况。

 

 

  企业的创始人张敬先生,1961年2月16日出生在云南省富源县。在革命精神的传承下,铸就了张敬从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养成了体贴父母,关爱乡亲的品德。19岁时,张敬到富源县老厂粮管所新堡点任助销员,开启了他的打工生涯,之后的15年里,先做从事过煤矿供销股长、司机、水泥厂供销科长等职。工作中,张敬不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并积累丰富的社会知识。为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敬在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家乡,不忘回报社会。用张敬的话说:“我一个人富了不行,要大家一起富才行”。近二十年期间,张敬以企业或个人的名义,累计捐赠款项已达四千多万元。在改善农村交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残扶困、带动地方百姓共同致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敬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春风化雨、雪中送炭,让地方百姓改善了生活,张敬也多次受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先后荣获“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功勋奖——金奖”;“惠泽乡里,造福桑梓”;“功德一世”;“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荣誉称号。张敬的事迹,被百姓广为传颂。

  张敬感言: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做大做强企业,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关注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平衡发展,关注公平,关注正义,关注和谐,用自己的能力让更多人的富起来,这是当代企业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2.右二这面墙上记录了张敬董事长从创业到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历程

  1995年,34岁的他创办了富源县三联汽车修理厂。 1996年创办老厂镇舍乌煤矿。之后,创办马街会馆、大河乌猪养殖基地、大酒店,建设马街新村慈济医院、投资建设幼儿园、建设假日湾山庄,使公司走上了集团化、多元化、跨区域的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000余人。成为资产过10亿元的企业家。

  3. 展厅正对面的墙上是的企业标识和企业经营理念。

  4.展厅的左侧面是也是的荣誉墙,包括企业获得的奖励,以及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奖牌,这些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得到是社会各界政府、人民对的认可,激励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总结:

  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到我们红色纪念馆参观并听我介绍,应该说,今天大家看到纪念馆里面的所有照片老照片、书籍、实物,都是张敬先生几十年来保存和收集的珍贵史料。再现和回顾历史,就是让我们要饮水思源,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抱着传承历史,发扬光大,回报社会、传承红色经典的担当精神,才让我们更多的人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才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再次谢谢大家!

关键词:

上一个:
下一个:
上一个:
下一个:
返回列表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